细胞三气培养箱通过精准调控CO₂、O₂及N₂浓度,为贴壁细胞、干细胞等提供接近体内生理条件的体外培养环境。其正确使用直接关系到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与细胞培养成功率,以下从操作流程到维护保养进行系统性阐述: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 环境核查
确认设备放置于水平台面,四周预留≥30cm散热空间,远离热源与阳光直射;
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匹配设备铭牌标注值,接地线需可靠连接;
启用前进行空载运行测试,验证温控系统(设定37℃)与CO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。
2. 舱体预处理
新设备或长期停用后,需用75%乙醇擦拭内壁及托盘支架,紫外灭菌30分钟;
预平衡气体环境:关闭箱门后通入混合气体(如95%空气+5% CO₂),运行2小时使内部气压稳定。
二、核心参数设置
1. 温湿度管理
温度设定:多数哺乳动物细胞适宜37±0.5℃,启动后每小时记录实际温度;
湿度控制:保持95%±3%饱和湿度,每日添加无菌水至湿盘,避免冷凝水滴落。
三、操作规范
1. 样品放入与取出
快速开闭门动作会导致箱内压力骤变,应在1分钟内完成存取;
培养瓶/皿需均匀分布于托盘,避免遮挡循环风口;
操作人员佩戴无菌手套,工具经酒精灯外焰灭菌。
2. 日常监测
每日检查显示屏上的实时参数,重点观察:
- CO₂传感器读数与红外检测窗口一致性;
- 温度波动曲线是否超出±0.3℃;
- 水箱水位线,及时补充灭菌注射用水。
四、维护与保养
1. 周期性维护
每周:清洗门封条缝隙处的污垢,测试报警功能(切断电源模拟故障);
每月:校准CO₂红外传感器,更换进气口HEPA滤芯;
每季度:排空加湿器水箱,用1%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整个舱体。
2. 应急处理
超温报警时立即切断主电源,打开泄压阀降低箱体压力;
污染发生时停止实验,将所有物品移出后执行甲醛熏蒸消毒。
五、关键注意事项
禁止频繁开关箱门,建议每天观察次数≤3次;
不可叠放过多层摇床或重型设备,以免影响气流分布;
长期不用时排空水箱,将湿度设置为0%,每月通电运行1小时防潮。
细胞三气培养箱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兼顾设备特性与生物学需求。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、严格的参数监控和定期维护保养,可显著提升细胞培养质量,为药物筛选、组织工程等研究提供稳定的实验平台。